2023年度全省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专题培训班在我校开班
发布时间:2023-08-10      浏览:668

8月4日至8日,由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主办、福建理工大学承办的“2023年度全省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传承专题培训班”第二期在我校旗山校区举办,来自全省各县市建筑风貌主管部门的80多名干部参加培训。

8月4日上午,副校长吴琛,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风貌办主任涂远承、副主任林琼华,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设计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负责人,全体参训学员参加了开班仪式。

开班仪式上,吴琛、涂远承共同为福建建筑遗产保护实验室揭牌。吴琛在致辞中,对省住建厅长期以来对学校事业发展的支持和关心表示感谢,介绍了学校近年来的发展状况,特别是今年学校成功更名为福建理工大学,办学声誉进一步凸显。她指出,学校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充分发挥历史建筑保护领域的学科优势,通过开设全省第1个历史建筑保护工程专业、成立福建省传统村落及历史建筑保护工程管理教育培训基地、设立3个福建传统建筑文化与营造技术省级科普教育基地等举措主动参与服务我省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并参与制定《福建省村庄规划编制指南》和《福建省乡镇规划编制指南》,完成了全省300余个乡镇的“历史建筑、特色建筑、历史风貌街区普查”工作,建立了福建省传统村落和历史建筑数据库,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特色成为学校服务社会的一张靓丽名片。

涂远承对学校办学理念、办学成绩以及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工作和成效表示赞赏。他指出,一直以来,福建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关于历史文化保护系列指示批示,切实做好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以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从制度、项目、机制、资金、规划、平台、试点等多举措保护利用好八闽大地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使福建名城名镇名村的传统格局和历史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城乡历史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传承。他表示,在全党上下深入开展主题教育之际,举办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培训班正当其时,希望全体学员们能落实专题培训有关要求,认真学习,学有所成、学有所用,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为历史文化保护和传承事业作出贡献。

泉州市住建局副局长王惠萍作为学员代表发言,介绍了泉州市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开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绩。她表示,作为一名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作者,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要倍加珍惜此次培训机会,端正态度,专心学习、服从安排,遵守纪律、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切实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不断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上新水平。

在8月4日至6日的课程培训及交流研讨环节,省住建厅风貌办副主任林琼华、省文物局原局长郑国珍、福建博物院副院长楼建龙、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高级城市规划师徐萌、北京建筑大学单彦明教授、福建省村镇建设发展中心总工黄洵、永泰县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中心主任陈炜、福建省建筑设计研究院首席总建筑师黄汉民、福建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副院长缪远教授等专家学者,分别以《福建省历史文化名城街区名镇名村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系列论述和生动实践》《福建木结构建筑的特征与保护性修缮》《历史文化保护视角下的老城更新》《面向日常与变化的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保护和利用的实践》《福建省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和传统村落保护重点、难点、问题解析》《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工作——以永泰为例》《福建省传统建筑系列丛书编撰导引》《历史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等为题开展专题授课。期间,学员们聚焦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传统保护发展实践等进行了交流研讨。

在8月7日至8日的现场教学环节,学员们前往永泰嵩口古镇、同安镇爱荆庄、仁和庄,连江丹阳坂顶三落厝、魁龙坊历史文化街区以及福州上下杭历史文化街区等地开展现场教学实践,深入了解当地的优秀案例和街区的保护工作。

参训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组织周到、授课质量高、交流研讨深入、现场学习参观收获大,未来将更加深入思考历史街区和古建筑保护等工作,把学习成果带到今后的工作实践中,推动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不断上新台阶。(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供稿)